海峡网讯(宋 茶)9月6日申时,一场以“八闽陈韵,读老茶新书”为主题的茶文化盛宴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3号馆成功举行。作为2025年第四届福州市茶业交易会的配套茶文化活动,本次茶会由福建省茶叶流通协会指导,福建茶人之家、福建省茶叶流通协会老茶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聚焦“三茶统筹发展下老茶的崛起”,汇聚行业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共同探讨老茶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创新之路。
专家茶友云集 共话老茶
茶会特邀多位业内资深人士出席,包括著名茶叶审评专家陈金水、徐飚,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国家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主任李杰、福州市晋安区五里亭茶业商会苏龙海会长、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陈康教授、福建省茶叶流通协会监事长董惠培,知名茶文化推广人赖晓东、黄盛,以及《中国老茶浅释》责任编辑李景文等也莅临现场,共话老茶陈韵。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茶文化工作委员会执行秘书长施志勇受邀主持茶会。
茶会伊始,茶会主嘉宾黄财标围绕“三茶统筹发展与老茶崛起的历史必然——茶文化赋能茶产业”这一主题展开分享。在当前茶行业面临消费趋势变化的背景下,老茶作为一种具有文化深度和收藏价值的产品形态,正逐渐成为行业潜在增长的重要路径之一。
直面行业现实 探讨破局之道
在访谈环节,嘉宾们就当前茶行业的核心问题发表了看法。与会的多位专家指出,要在消费下行的背景下寻求突破,必须加强文化引领、推动产品创新,并通过老茶的价值挖掘破局、拓宽消费场景。
黄财标在其著作《中国老茶浅释》中提出的“诸茶皆可陈”观点,引发了广泛讨论。嘉宾认为,这一理念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只有部分茶类适合陈化”的认知局限,为茶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有嘉宾分享了自己难忘的老茶品鉴经历,并指出老茶对消费者的最大魅力在于“时间赋予的滋味层次与文化沉淀”。现场多位藏家也分享了个人收藏老茶的故事,从家族传承到市场发现,从品饮价值到情感寄托,展现了老茶在多个维度上的独特魅力。
黄财标:以书为媒 传播老茶文化
作为本次茶会的主嘉宾,《中国老茶浅释》作者黄财标也分享了成书背后的思考与感悟。
黄财标从事老茶研究已逾二十年,他坦言,研究老茶的初衷是源于对茶叶随时间转化风味的着迷,而写书则是希望将碎片化的经验系统化、理论化,为行业留下可参考的依据。
黄财标谈到,《中国老茶浅释》一书旨在系统梳理中国老茶的历史、品类与鉴赏要领,既适合茶行业从业者、收藏爱好者,也面向广大消费者普及老茶文化。他用三句话概括该书:“梳理历史,科学阐释陈化机理;立足当下,推动老茶价值认知;面向未来,倡导茶文化可持续发展。”
针对本书128元的定价,黄财标表示:“知识是有价值的,这本书凝聚数十年的实践与研究,我们希望以严谨的内容回馈真正愿意深入了解老茶的读者。”
据介绍,该书自今年1月在福州首发以来,深受业界及茶友青睐,首版已几近售罄,目前已经再版中。
多方助力 共建老茶发展新生态
本次茶会由深圳市华巨臣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福州老语堂茶业有限公司、福建茶检黄财标技能大师工作室共同协办,并得到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国家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福建省收藏家协会、福建省茶艺师协会、海峡网茶叶频道、《茶道》、说茶传媒、丝路茶旅传媒、林涧秋月泡茶水等单位的支持。
茶会通过主题分享、老茶品鉴、读者互动等多种形式,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也为茶产业如何通过“三茶统筹”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深度交流的平台。
“八闽陈韵,读老茶新书”不仅是一场茶会,更是一次行业智慧的碰撞与融合。老茶的崛起,正呼唤文化赋能、科技支撑与市场创新的协同并举,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